说 明
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(696)。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。他直言敢谏,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,却不为武则天采纳,并曾一度因“逆党”株连而下狱。这首短诗,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、寂寞无聊的情绪。
注 释
①幽州台:蓟北楼,又名蓟丘、燕台,亦即传说中燕昭王为求贤而筑的黄金台。②古人:指前代的明君贤士,如燕昭王、郭隗、乐毅等人。③来者:后世的明君贤士。④悠悠:长远无穷的样子。⑤怆然:伤感的样子。涕:眼泪。
诗 解
登上幽州台远望,想起乐毅受昭王知遇的故事。如今茫茫苍原物是人非,没有看见古代的先贤,也没有看见来世的英豪。使人恨自己生不逢时,没有贤明的君主可以辅佐。想到宇宙浩瀚,天地广袤,而人的一生不过是白驹过隙短暂一瞬,更加感慨,止不住热泪纵横。
诗 评
胸中自有万古,眼底更无一人,古今诗人多矣,从未有道及此者。此二十二字,真可泣鬼神。
——清·黄周星《唐诗快》
李颀
李颀(690—751),字、号均不详,河南颍阳(今河南登封西)人,祖籍为赵郡(今河北赵县),有东川别业。开元二十三年(735)中进士,曾任新乡县尉,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。李颀与王维、高适、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,诗名颇高。其诗内容涉及较广,尤以边塞诗、音乐诗获誉于世。擅长五、七言歌行体。